您当前位置:97616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安徽旅游景点 >> 绩溪县

绩溪县,绩溪县在哪里,绩溪县在哪个省

    就去旅游网  最近更新:2023-11-17 11:01  浏览次数:

绩溪县在哪里?绩溪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绩溪县在哪个省?

绩溪县旅游,绩溪县在哪里,怎么走?

绩溪县,隶属安徽宣城市,位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20′~118°55′之间,地处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区东部,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东与浙江杭州临安区交界,北与宁国市、旌德县毗连,西与旌德县、黄山区及歙县接壤,南与歙县相邻,总面积112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绩溪县辖8个镇、3个乡,县政府驻华阳镇。

绩溪县简介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无徽无成镇,无绩不成街”。绩溪县西与黄山风景区、歙县、旌德县接壤,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歙县相连,北与宣城市宁国市、旌德县毗邻。为低山丘陵山区,西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祖籍地,08年奥运火炬的传递点,2007年3月18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绩溪县是皖南山区县,位于宣城市的南端,介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20′~118°55′之间。东临浙江省临安市,南临黄山市歙县,西接黄山市黄山区、宣城市旌德县,北与宁国市山水相连。东西长59.5公里、南北宽42公里,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绩溪属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丘陵地貌,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风力较弱,且表现垂直分异。春、秋两季短,变温快,春雨多、秋雨少,实为冬、夏过渡性季节。年均温为15.8℃,无霜期达232.9天。

绩溪县属江南古陆,有六千年人类活动史,考古发掘了绩溪县境内胡家山、水渣山、方家园、社屋山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考证其先民属古越族,文化属“马家浜文化”、“仰韶文化”系统。秦代属会稽郡,汉代始称华阳镇,先后属丹阳郡、新都郡。公元535年南朝梁武帝34年(大同元年)置良安县,属新安郡,后废;公元766年唐代宗5年(永泰二年)复置县,名绩溪,县治设于华阳镇,属歙州(徽州)。几经沿革后,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属徽州专区,1956年1月属芜湖地区,1961年4月属徽州地区,1988年4月属宣城地区,2001年1月至今属宣城市。县人民政府驻华阳镇龙川大道,辖8个镇、3个乡,5个社区、76个行政村。

绩溪县位于扬之准地台的江南台隆与浙西皖南褶带的转折部位,俗称“宣徽之脊”。地质构造复杂,演化历史悠久,岩浆活动频繁,内生矿产丰富。境内已探明35种金属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居多:冯川褐铁矿、石榴村褐铁矿、扬之河沙铁矿、逍遥铜钨钼金多金属矿、岭脚铅锌矿、际下白钨矿、巧川白钨矿、太子山石英脉辉钼矿、和阳金矿、蜀马金矿、汪家店砂金矿、赤石坑铍钼矿、丈尺山钽铍矿、石榴村铀矿、拉沓岭铀矿。非金属矿藏有:胡家萤石矿、荆磡岭萤石矿、卓溪脉石英矿、石煤、洪塘煤矿、石榴村磷矿、石榴村重晶石矿、石灰岩、百川大理石矿、伏岭花岗岩、浩寨花岗岩、康山鸡血石。

绩溪县地理位置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西与黄山区(原太平县)、歙县、旌德县接壤,南与歙县相连,北与宁国市、旌德县毗邻,东西长59.5千米,南北宽42千米,总面积112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8万,常住人口15.6万(2010年数据)。绩溪县地理位置优越,是徽文化的核心区域,交通十分便利,两条省道穿境而过,皖赣铁路纵贯全县,在建皖赣新双线,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合福高铁,拟建黄杭城际铁路,绩黄高速、扬绩高速使绩溪的公路交通跃上一个新台阶!

绩溪县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现代考古工作者发掘了绩溪县境内胡家山、水渣山、方家园、社屋山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这里的人类已有较高的物质文明,是较发达的农业区,属于“马家浜文化”、“仰韶文化”系统。尚古时期,这里的先民属古越族。西周初,地属百越中的句吴古国。春秋前期,属吴国。后为吴、楚、越常据有的争峙场所。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吴亡属越。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越亡,属楚国。

秦朝时期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为百越地。次年(前222年),平江南,置歙县(治今徽城镇),属会稽郡(治吴,今苏州市)。秦末,歙县改属鄣郡(治鄣县,今浙江安吉西北)。自设歙县后,今县境除短期的梁(良)安县、野县外一直属歙县北部地区,直至唐置绩溪县前。

西汉时期

歙县在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属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鄣郡。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鄣郡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六年正月,鄣郡改属刘贾荆王国(都吴)。十二年十月辛丑,鄣郡改属刘濞吴国(都广陵,今扬州市)。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鄣郡归汉。不久,改属刘非江都国(仍都广陵)。元狩元年(前122年),鄣郡归汉。二年,歙县改属丹阳郡(治宛陵,今宣州市区)。元封五年(前106)四月,丹阳郡属扬州刺史部。

东汉时期

歙县(仍治今徽城镇)属扬州(初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后改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丹阳郡(仍治宛陵,今宣州市区)。汉末,歙县为山越首领毛甘武装割据。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孙吴平山越,歙县改属扬州(十六年改治建业,今南京市)新都郡(治始新,后为浙江淳安县威平镇,已没入新安江水库,今易名千岛湖)。

三国·吴国时期

歙县(仍治今徽城镇)属吴国扬州(仍治建业,今南京市)新都郡(仍治淳安县故威平镇)。

西晋时期

咸宁六年(280年)六月,平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威平镇)。歙县(仍治今徽城镇)属扬州(仍治建业。晋末,改称建康,今南京市)新安郡。

东晋时期

歙县仍属扬州新安郡。

南朝·宋时期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歙县(仍治今徽城镇)属刘宋扬州(仍治建康,今南京市)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镇)。孝建元年(454年),新安郡改属东扬州(治山阴,今绍兴市)。大明三年(459年),东扬州易名扬州(仍治今绍兴市)。八年,复名东扬州。永光元年(465年),新安郡改属扬州(仍治建康)。

南朝·齐时期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歙县(仍治今徽城镇)属萧齐扬州(仍治建康,今南京市)新宁郡(仍治故威平镇)。

南朝·梁时期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取代萧齐,歙县(仍治今徽城镇)属扬州(仍治建康,今南京市)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镇)。天监二年(503年),歙县改属扬州新宁郡(治海宁,今休宁县古城岩)。普通五年(524年)三月甲戌,新宁郡改属东扬州(治山阴,今绍兴市)。大同元年(535年),置梁安县(治今华阳镇东厚岸村),属东扬州新安郡(仍治始新,今淳安县故威平镇)。大宝元年(550年),废梁安县,并入歙县,仍属新宁郡,今县境仍为歙县北境。太平元年(556年),新宁郡改属扬州(仍治建康)。

南朝·陈时期

梁太平二年(557年)十月,陈代梁,歙县(仍治今徽城镇)属扬州(仍治建康,今南京市)新宁郡(仍治今休宁县古城岩)。天嘉三年(562年)六月丙辰,新宁郡改属东扬州(仍治山阴,今绍兴市)。不久,撤销新宁郡,歙县改属扬州新安郡(仍治故威平镇)。六年,歙县属新安王国(仍都故威平镇)。

隋朝时期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撤销歙县,并入海宁县(治今休宁县万安镇),属婺州(治金华,今金华市),今县境属海宁县(今休宁县)北境。十一年,复置歙县(仍治今徽城镇),改属歙州(治黟县,今龙江乡古城村),今县境仍为歙县北部地区。十八年,歙州改治休宁县(仍治古城岩)。大业三年(607)四月,改歙州为新安郡(仍治休宁),属扬州刺史部。十二年,为汪华所据,仍之。义宁元年(617年),新安郡迁治歙县(今徽城镇),改新安郡为歙州,歙县属之。

唐朝时期

武德四年(621年)九月,汪华归唐,歙县(仍治今徽城镇)改属歙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歙州(均治歙县)。贞观元年(627),罢歙州都督府,歙州改属江南道地理区域。永徽五年(654年),置野县(治今歙县竦口村),属歙州,今县为其北部主要区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治苏州,今市区)。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仍治歙县)。乾元元年(758年),复郡为州。二年,歙州改属浙西道观察使(治升州,今南京市)。永泰二年(766年),歙州改属宣歙池观察使(治宣城,今宣州市区)。同年置绩溪县(治今华阳镇),属歙州,与野县同分领今县境。大历二年(767年),撤销野县,分别并入歙县、绩溪县,绩溪县正式从歙县北部划出,并保持今区域,仍属歙州。贞元三年(787年),歙州改属宣歙道(仍治宣州)。十二年十二月乙亥,歙州改属宣歙池都团练观察处置使(仍治宣州)。大顺二年(891年),歙州改属宁国军节度使(仍治宣州)。天复三年(903年),废宁国军节度使,改为都团练使。唐末,为吴王杨行密控制区,仍旧制。

五代十国·吴国时期

唐天佑四年(907年)四月,唐亡,绩溪县(仍治今华阳镇)属吴国宁国军节度使(仍治宣州,今宣州市区)歙州(仍治歙县,今徽城镇)。

五代十国·南唐时期

吴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吴亡,绩溪县(仍治今华阳镇)属南唐宁国军(仍治宣城,今宣州市区)歙州(仍治歙县,今徽城镇)。

北宋时期

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绩溪县(仍治华阳镇)改属江南道歙州(仍治今徽城镇)。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歙州改属江南东路(治升州,今南京市)。至道三年(997年),歙州改属江南路(仍治升州。仁宗时,升为江宁府)。天禧二年(1018年),复属江南东路(仍治江宁府)。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甲辰(二十四日),改歙州为徽州(仍治歙县)。

南宋时期

建炎元年(1127年),绩溪县(仍治今华阳镇)仍属江南东路(治江宁帅府,今南京市)徽州(仍治歙县,今徽城镇)。四年,徽州改属江南路建康帅府(均治建康帅府,由江宁帅府改)。绍兴元年(1131年),复属江南东路(仍治建康府)。

元朝时期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徽州入元,绩溪县(仍治今华阳镇)改属江淮行省(治扬州,后升为路,今扬州市)徽州(仍治歙县,今徽城镇)。十四年,升徽州为徽州路(仍治歙县)。二十一年,江淮行省改治杭州路(今杭州市)。二十四年,复迁扬州路。二十八年,徽州路改属江浙行省(治杭州路)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治建康路,今南京市)。大德八年(1304年),江东建康道迁治宁国路(治宣城,今宣州市区)。天历二年(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十一月,群雄中徐寿辉部进入徽州路。十七年四月,朱元璋部取徽州路。七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仍治歙县),改属朱部江南行省(治应天府,由集庆路改,今南京市)。吴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仍治歙县)。

明朝时期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明,改元洪武,绩溪县(仍治今华阳镇)仍属江南行省(仍治应天府,今南京市)徽州府(仍治歙县,今徽城镇)。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罢江南行省,徽州府直隶中书省。十三年正月,徽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徽州府直隶南京,后改称南直隶(仍治今南京市)。

附南明时期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为福王朱由崧控制区,绩溪县仍属南直隶徽州府。五月,正式建南明弘光政权,仍之。

清朝时期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六日,入清,绩溪县仍属南直隶徽州府。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绩溪县(仍治今华阳镇)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徽州府(仍治歙县,今徽城镇)。十八年,徽州府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驻江宁)。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徽州府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为市)。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徽州府改属安徽省徽宁道(治歙县)。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徽州府改属江安十府粮储道(专业道,驻歙县)。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徽州府改属安徽宁池太广道(治安庆府)。十二年十月庚戌(1734年11月3日),安徽宁池太广道改治芜湖(今为市)。 咸丰四年(1854年),因太平军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清廷将皖南地区府、州、县改由浙江巡抚代管,绩溪县在清军占领期间属安徽宁池太广道徽州府。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徽州府改属徽宁池太广道(治宁国府,今宣州市区)。十年(1860年),道治再迁祁门县(今祁山镇)。同治三年正月初六日,太平军退出绩溪县。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7月19日)后,江南地区归属安徽省。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徽宁池太广道迁治芜湖。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徽州府改属安徽省皖南道(治芜湖)。清代,江南、安徽省先后属两江总督(常驻江宁,今南京市。初名江南江西河南总督、江南江西总督、江南总督。康熙二十一年,改为两江总督,后兼南洋通商大臣)。

附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期间,太平军七入绩溪县,建政时,绩溪县属太平天国(都天京,今南京市)安徽省(治安庆郡,今为市)徽州郡(仍治歙县)。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绩溪县(仍驻今华阳镇)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绩溪县改属芜湖道(治芜湖,今为市)。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

16年7月15日,国民党“宁汉合流”后,绩溪县属南京政府安徽省。17年8月,正式废道,绩溪县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绩溪县属安徽省第十区(首县为歙县)。10月10日,绩溪县属安徽省第十专区。27年4月15日,第十专区改属安徽省皖南行政公署。29年3月23日,绩溪县直属皖南行署。8月6日,保留名义的第十专区改为第七专区,6个县仍直属皖南行署。31年,恢复第七专区(专员改驻屯溪镇),绩溪县(6月,为避日机空袭,县政府曾迁汪庄、高迁村舍办公)属皖南行署第七专区。第七专区直属安徽省(改驻合肥,今为市)。37年12月4日,绩溪县属安徽省皖南行署第七专区。4月30日,绩溪县解放。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初期

早在民国36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歙绩旌县人民政府(边区县)。37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5月8日,成立绩溪县人民政府。同时,在屯溪市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绩溪县属之。5月13日,绩溪县改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

1949年10月1日建国,绩溪县仍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

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绩溪县改属芜湖专区。5月6日,绩溪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1959年3月22日,绩溪县增领原属旌德县的行政区域。

1961年4月7日,绩溪县复属徽州专区。12月15日,恢复旌德县,绩溪县仍今唐宋以来旧域,属安徽省徽州专区。

1968年8月5日,成立绩溪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4月27日,绩溪县革命委员会改称绩溪县人民政府。

1987年11月27日,绩溪县改属宣城地区。

2001年1月至今属宣城市,至今未变。

绩溪县旅游

绩溪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山水雄奇秀丽,人文景观异彩纷呈。颇具徽派建筑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比比皆是,砖、木、石三雕精妙绝伦,是正在开发崛起的文化旅游胜地。绩溪是徽商的故里,是徽菜、徽墨、徽剧的发源地,素有“徽厨之乡”、“徽墨之乡”“蚕桑之乡”之称。古往今来,绩溪以“邑小士多,代有闻人”著称于世,涌现了许多名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胡适、“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墨大师胡开文的故乡。境内主要有龙川景区、鄣山大峡谷、太极湖村、千年仁里、徽杭古道等景区。绩溪交通便利,皖赣铁路纵贯全县,三条省道和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黄山机场60公里;交通通讯设施完善。

绩溪县风景名胜

中国龙川景区

中国龙川位于绩溪县城东11千米处的瀛洲镇,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所在的龙川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该村形如龙舟出海,堪称风水宝地。景区内的胡氏宗祠被称誉为“江南第一古祠”、“木雕艺术殿堂”。奕世尚书坊为盛明时期所建,是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胡炳衡宅(未开放)则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徽州古民居旧貌,记录了徽商历史。

千年仁里景区

千年仁里景区距绩溪县城3千米,位于登源河西畔。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村南留有龟山遗址。文革前村中还有石牌坊10余座,以贞节牌坊居多,仅存2座,皇门公牌坊是现存遗迹之一。据说,这一牌坊是为官至皇门侍郎的村人所立。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横额上刻有“唐金乡尹药公墓道”。村中近1500年历史的“百步钦街”,是当时皇帝御赐耿姓尚书“免征地”一块,在村东井地段用砖砌垒“百步钦街”一条。廊亭已毁,但百步钦街道路保存完好。

鄣山大峡谷

鄣山大峡谷,又称伟人谷,占地面积约15平方千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的南大门。景区内拥有43种国家级珍贵物种和13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五十余个景点,其中“伟人石像、百丈岩、葫芦潭、冠顶生花”是其主要特色景点。“世界第一巨石”百丈岩,高460米,宽180米。 [12]

绩溪绩溪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馆址坐落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原为老县政府旧址,同时还是老县衙遗址。建筑面积达10003平方米,占地面积952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3500平方米。绩溪博物馆的展馆分为:序厅、绩水徽山、人文绩溪、商道绩溪、风土绩溪、徽韵绩溪和徽味绩溪七个部分。内容有巍巍徽岭、潺潺徽溪、崇文重教、新学先声、徽商故里在绩溪、徽州骆驼绩溪牛、花朝古会、秋千抬阁、绩溪三雕、绩溪名厨、徽菜名馆等。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位绩溪县伏岭镇,始建于唐代,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 全长20千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湖南旅游国内旅游长沙旅游长沙到张家界旅游长沙到凤凰古城旅游长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网!请继续关注与支持(97616旅游网http://www.97616.net/

http://www.97616.net/vjingdian_2664.html

绩溪县在哪里?绩溪县属于哪个省?绩溪县在哪个省?

上一篇:宣城
下一篇:旌德县

相关绩溪县,绩溪县在哪里,绩溪县属于哪个省?绩溪县在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