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97616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浙江旅游景点 >> 大涤山

大涤山,大涤山在哪里,大涤山在哪个省

    就去旅游网  最近更新:2024-01-06 11:11  浏览次数:

大涤山在哪里?大涤山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大涤山在哪个省?

大涤山旅游,大涤山在哪里,怎么走?

杭州余杭区的青山绿水之间,大涤山是余杭的两大名山之一,位于余杭区余杭镇西南的中泰乡境内,是一块山灵水秀之地。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四《大涤山洞天》云“此山清幽,大可洗涤尘心,故名。”大涤山不仅山水秀美,同时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胜地。

大涤山简介

大涤山古名大辟山。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西南。道教将其列入三十六洞天之第三十四,名大涤玄盖洞天。

大涤山
大涤山

大涤山史料记载

《茅君传》

元邓牧《洞霄图志》卷三《大涤洞》条引《茅君传》曰:“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涤玄盖之天,周回四百里,内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校灾祥之所,姜真人主之。”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三十六洞天》云:“天柱山大涤玄盖洞天,一百里,在杭州余杭县天柱观。”据此,道书将余杭的大涤山、天柱山(与大涤山相对)和临安的天目山视为同一洞天。七十二福地又列天柱山为第五十七福地。据记载,从晋代起,已有道士居大涤山修道。

《洞霄图志》卷五

《洞霄图志》卷五载,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年十三,历华阴山,石室中得石函,即神虎内真紫元丹章。后晋室乱,乃入余杭大涤山,依林为舍,独居十余年。《晋书·隐逸传》亦载其事,曰: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其舍,携与俱归。飏赠以物,不纳,辞归山中。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病卒,葛洪、庾阐并为作传。

《洞霄图志》卷五又记许迈,称许迈字叔玄,一名暎(多作映—引者注),后改名玄,字远游。与许逊、许穆为再从兄弟。初立精舍于垂霤,永和二年(346)移入临安西山。登岩茹芝,渺然自得,有终焉之志,即今大涤山。后莫测其所终。至唐代,大涤山道教开始兴盛。除张整、叶法善、司马承祯等游历此山外,住山道士亦多著名者。

大涤山游历山中名人

遍游山川

潘先生,不详名字,遍游山川,止于天柱山。唐高宗闻其名,敕建天柱观使居之。朱君绪,字法满,余杭人。年十八入道,居玉清观,后拂衣入天柱山。数年而道成。暨齐物,字子虚,师玉清观朱君绪受法箓,随入大涤山精思院。创垂象楼三间,又名书楼,积书数千卷,日以著述为事,后不知所之。

归隐东峰

吴筠,字正节,华阴人。开元(713~741)间南游,后止于余杭天柱山。常行教于江汉,大历十三年(778)卒,归葬天柱山西麓。白元鉴,西川成都人。玄宗幸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后周游山川,止于余杭天柱观。居四十年而逝。夏侯子云,从峨眉山来,师从司马承祯十数年。承祯卒,乃于大涤山中筑药圃,种芝术之属。天复(901~903)间归隐东峰,不知所在。

卒于精思院

闾丘方远,字大方,舒州人。年二十九,师香林左元泽,⑨既得道,乃遍游名山,后止于余杭天柱山。钱武肃王师事之,号玄同先生。唐景福二年(893),为筑室以居之。乾宁二年(895),钱缪与之相度地势,改建天柱观。昭宗屡诏不起,赐号妙有大师。曾撰《太平经钞》二十卷行于世。郑元章,字博文,十五岁入道,依真系大师李归。景福二年(893),与闾丘方远同居天柱山精思院。昭宗赐号正一大师冲素先生。后卒于精思院。大涤山之宫观,当以天柱观为最早。邓牧《洞霄图志》卷六《天柱观记》云,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于大涤洞前建坛,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命道士潘先生于其地建天柱观。五代末,改名天柱宫。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改称洞霄宫。

宋代,大涤山道教十分兴盛。《洞霄图志》卷五列有宋代列仙、高道二十余人。其著者有:冯德之,字几道,河南人。少习儒业,书无不读,京师号冯万卷。后弃家入道,被旨住杭州洞霄宫。宋真宗敕修《道藏》,令知郡戚纶、漕使陈尧佐,选其与冲素大师朱益谦等修校成藏以进,张君房辑其精华曰《云笈七签》。

肄业洞霄宫

唐子霞,政和(1111~1117)间入道洞霄宫。性嗜读书,尤长著述。政和二年(1112)撰成《大涤洞天真境录》。后远游,不知所终。喻天时,字齐仲,号蟾华子。自幼肄业洞霄宫。政和间,以诗科试中选,精天文历数谶纬医药之学。宣和(1119~1125)间,敕住信阳军神霄万寿宫,淳熙三年(1176)卒,归葬于大涤山栖真洞侧。陆维之,字永仲,一名凝之,字子才,余杭人。隐于大涤山之石室,人因以石室称之。高宗召见,辞疾不赴,高宗览其所作诗,甚为称许。

此外,石自方、叶彦球、李明素、陈希声、俞延禧、王思明、龚大明等,曾先后主持洞霄宫。两宋时,除洞霄宫不断修葺扩建外,又新建若干宫观。洞晨观,南宋道士贝大钦建,景定三年(1263)赐额。冲天观,初名上清道院,后经扩建,咸淳九年(1273)赐此额。

住持洞霄宫

入元,大涤山道教续有发展。著名道士有郎如山、沈多福等。郎如山,字鲁瞻,自号一山,世为余杭望族。幼礼大涤山杨、刘二先生为师。年十八,任事于洞霄宫,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本道道录、洞霄宫提举知宫。元贞元年(1295),被旨提点住持洞霄宫兼管本山诸宫观事,大德元年(1297)卒。沈多福,字介石,至元(1264~1294)间住大涤山,大德(1297~1307)初,住持洞霄宫,对修复大涤山宫观出力甚多。

元代除对大涤山原有之洞霄宫、冲天观等进行修葺外,又新建有若干宫观:元清宫,始建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落成于大德三年(1299),有寥阳殿、璇玑阁等。白鹿山房,初为唐吴筠所构石室,宋道士陆维之筑舍,元道士沈多福扩建为道院,成于大德九年(1305)。清真道院,建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有屋五六十楹。明末清初,有龙门派道士相继居此山。金筑老人,失名,桐城人。明末进士,隐天柱观,卒葬大涤山。潘太牧,字牧心,吴兴世家子。明末入天柱山九金筑坪,康熙三年(1664)受戒律于金筑老人,越二十一年逝。

废圮

贝本恒,字常吉,淮阳人。年十七,礼武当袁正遇为师,后去北京受龙门派王常月戒律。康熙三十四年结茅武康之高池山。乾隆十年(1745),余杭人延主洞霄宫。于易学颇有造诣,著有《周易参义》《黄老旨归》二书,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LB明清后,大涤山道教渐趋衰微。其主宫洞霄宫,元末被毁,明洪武(1368~1398)初重建,至清乾隆时,已颓废不堪。住持贝本恒于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但是年冬无尘殿再遭火,从此无力修夏而废圮。

更多湖南旅游国内旅游长沙旅游长沙到张家界旅游长沙到凤凰古城旅游长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网!请继续关注与支持(97616旅游网http://www.97616.net/

http://www.97616.net/vjingdian_3633.html

大涤山在哪里?大涤山属于哪个省?大涤山在哪个省?

上一篇:径山
下一篇:塘栖古镇

相关大涤山,大涤山在哪里,大涤山属于哪个省?大涤山在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