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97616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陕西旅游景点 >> 咸阳

咸阳,咸阳在哪里,咸阳在哪个省

    就去旅游网  最近更新:2023-10-16 09:51  浏览次数:

咸阳在哪里?咸阳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咸阳在哪个省?

咸阳旅游,咸阳在哪里,怎么走?

咸阳市,陕西省辖地级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其境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的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辖3个区、9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底,常住人口416.90万人。 [60]

咸阳是中国首个封建王朝“秦帝国”的都城,战国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从栎阳定都咸阳。市境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文物景点达近五千处,五陵塬上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

咸阳简介

咸阳市地处“八百里秦川”的腹地,是陕西省第3大城市,省辖市,中国著名古都之一,为中国第一帝都。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俱为阳,故名咸阳。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下辖秦都、渭城、杨陵三区、兴平市和泾阳、永寿、乾县、礼泉、三原、武功、淳化、旬邑、彬县、长武10个县。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2004年又被评为首届中国魅力城市。

咸阳

咸阳

咸阳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咸阳市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公元前21世纪,市境西部为有邰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属禹贡九州之雍州。殷商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国,市区在市境东南部。

公元前1066年(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封其弟姬高于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阳原)。 穆王发兵攻犬戎,俘其五王.将犬戎从犬丘(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兴平东南)逐到市境西部至陇山一带。

公元前909年(懿王元年),因俨狁侵扰自镐徙都犬丘。

公元前350年(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秦建都咸阳,次年自雍徙都咸阳。[3]秦代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秦末项羽入关,废郡县,恢复分封制,将秦内史和上郡一部分划为雍、翟、塞3国,是为“三秦”的由来。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汉代时期

西汉王朝建都长安,离咸阳很近,咸阳一带为西汉皇室的陵区,地位仍很重要。西汉十一个皇帝中有九个葬在咸阳北原,有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文帝霸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宣帝杜陵,汉元帝渭陵,汉成帝延陵,汉哀帝义陵,汉平帝康陵。这些陵墓周围还有许多权贵功臣的陪葬墓。当时还从全国各地迁徙富豪大家,在皇陵周围设置邑县,其繁华不让秦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咸阳的版图分布在扶风、冯翊、新平诸郡内。到西晋,咸阳境内有始平郡、新平郡、安定郡、扶风郡及诸郡所辖数县。东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过灵武县、石安县、咸阳郡等建置。至北周末,境内有分属3州辖下的咸阳、扶风、新平、云阳、冯翊、平凉数郡的十余个县。

隋唐时期

隋初废除郡制,置州、县两级地方政区,后又改州为郡。至隋末,境内有京兆郡的始平、武功、醴泉、上宜、三原、泾阳、云阳7县,北地郡的新平、三水2县,安定郡的鹑觚县东北部。

唐代,在关中设京畿道,改豳州为州,至唐末,境内有京畿道京兆府的咸阳、三原、泾阳、醴泉、云阳、兴平、武功、好畤、奉天9县,邠州及所辖的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五代时至后周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好畤、醴泉、武功6县,耀州的三原、云阳2县,乾州及所辖奉天县,邠州及所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

宋代时期

北宋在陕甘置永兴军路,置淳化县,撤销乾州,置醴州。北宋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3县,耀州的三原、云阳2县,邠州及所辖新平、宜禄、三水、淳化4县,醴州及所辖奉天、武功、醴泉、永寿、好畤5县。金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云阳4县,耀州的三原县,乾州及所辖奉天、醴泉、武亭、好畤4县,邠州及所辖新平、淳化、永寿、宜禄、三水5县。元代在陕西置行中书省,境内有奉元路的咸阳、兴平、泾阳3县,耀州的三原县,乾州及所辖醴泉、武功、永寿3县,邠州及所辖新平、淳化2县。

明清时期

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公元1371年(洪武四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秦都区所在地,后置三水县、长武县。明末,境内有西安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三原、醴泉5县,乾州及所辖武功、永寿2县,邠州及所辖淳化、三水、长武3县。清代除将乾州、邠州改省直隶州外,仍延明旧制。

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省以下的地方政区改为道、县两级,咸阳归关中道管辖。1933年撤销道制,只存省、县两级。

1935年后陕西全省县以上设10个行政督察区,境内置有第二、第七、第九、第十等4个督察区的辖地。同一时期,中共中央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在旬邑县、淳化县和铜川耀州区一带设关中特区,1940年改为关中分区。

1949年5月设立咸阳分区,辖咸阳、长安、户县、周至、兴平、武功6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5月咸阳分区更名为咸阳专区,撤销邠县分区,其中醴泉、栒邑两县划归咸阳专区;撤销三原分区,所属的三原、泾阳、淳化、高陵、富平、铜川、耀县7县划归咸阳专区;咸阳专区的长安县改由省直辖;武功县划归宝鸡专区。

1953年1月撤销咸阳专区,所属的咸阳、鄠县、铜川3县及咸阳市改由省直辖;富平、三原、泾阳、高陵、耀县5县划归渭南专区;栒邑、淳化、兴平、醴泉、盩厔5县均划归宝鸡专区;设立咸阳市,以咸阳县的城区及钓台区七里乡、珠泉乡石都村一带为其行政区域。

1961年10月,咸阳专区辖咸阳市及兴平、鄠县、盩厔、高陵、三原、泾阳、淳化、醴泉、乾县、永寿、栒邑、邠县、长武13县。

1958年11月撤销咸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咸阳市。

1960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原属省直辖的乾县、邠县、盩厔、兴平4县,划归咸阳市。

1961年8国务院批准设立咸阳专员公署。西安市领导的鄠县和咸阳市领导的乾县、邠县、盩厔、兴平4县,及省直辖的三原县和新设立的淳化、邑县、长武、永寿、醴泉、泾阳、高陵7县划归咸阳专员公署领导。

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改醴泉为礼泉、栒邑为旬邑、邠县为彬县。

1966年6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咸阳地区的咸阳市划归西安市管辖。

1969年,咸阳专区改名咸阳地区。

1971年10月国务院批准西安市代管的咸阳市划归咸阳地区。

1984年,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高陵、周至、户县划归西安市,原宝鸡地区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咸阳市辖秦都、杨陵2区及武功、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1县。

1986年12月,以市区乐育路为界,分秦都区东部置渭城区。

1993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兴平县,设立兴平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兴平县的行政区域为兴平市的行政区域。[2]1997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杨陵区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区管委会为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管辖县级杨陵区。

1992年5月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区。

2012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咸阳地理位置

咸阳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11′至35°32′之间,南与西安市隔水相望,距西安仅17公里,北与甘肃相连,东与渭南、铜川市毗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咸阳东南邻省会西安市,西与宝鸡市、东北与渭南市、铜川市交界,西北与甘肃省接壤。

咸阳气候概况

咸阳市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年平均降水量537—650mm,年平均温度9.0—13.2℃,年极端最低气温-18.6℃,年极端最高气温41.2℃。全年太阳辐射4.61×109—4.99×109焦耳/平方米。年累计光照时数平均为2017.2—2346.9小时,六、七、八三个月的日照时数约占全年的32%,对夏季作物的成熟和秋季作物的生长发育很有利。

咸阳地形地势

咸阳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表现为三个单元:一是南部渭河、泾河平原,约占总面积1/5;二是中部台塬区,也约占总面积的1/5;三是北部高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3/5。境内大小11条土石山岭,集中在北部。市区海拔378—421米。东北部的石门山海拔为1885.3米,为全市最高点。全市最低处在东南部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境内山脉集中分布在中北部,主要有子午岭余脉的马栏山、石门山,中部嵯峨山笔架山、九嵕山,北仲山和五峰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将全市分为南北两个特点不同的自然区。南部九县区(市)属黄土川塬,北部五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咸阳旅游

大佛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的西兰路旁,寺窟始凿于北朝,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贞观二年(628)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指挥的彬州浅水原大战和五龙阪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起名应福寺。北宋改名庆寿寺。明以来俗称大佛寺,以阿弥陀佛造像高大精美而得名。 大佛寺因山起刹,雕石成像,共130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约400米长的立体崖面上。共有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彬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开元寺塔、彬县塔,民间称“雷峰塔”。位于县城内西南紫薇山下,塔高46.94米,塔底宽度14.04米,为楼阁式砖塔。塔体呈八角形,七层中空,每层有4孔拱状门洞,与长方形假门相间,逐层变换方位,叠涩出檐,腰檐上置平座栏杆,有琥珀枋、斗拱、撑檩和飞檐,也有瓦当、滴水,石作角梁,各悬风玲,外观凝重挺秀,完全体现了宋代建筑风格。塔内装置了放射性转角阶梯,铺有木板,可盘旋而上登临塔顶,饱览县城及川道风光。

永寿武陵寺塔

该塔身高27.5米,直径6米,周长21米,七层八楼,第砖质木式结构。重檐楼阁式,层层有斗拱飞檐,角有风玲,楼门有圆有方,外有平座栏杆,所雕图案各异。塔身内为两米见方天井,木质楼梯旋绕直达塔顶。隔层拱门相对,出拱门凭栏可以俯瞰四面山色。 1981年,该塔被定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塔周围曾有残砖断瓦,石佛像出土,塔下有清道光年间重修武陵寺石碑一道。

北杜铁塔

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一个宦官竟能出资铸造这样巨大的铁塔,其权势和富贵,盖可想见。塔身保护完好,唯塔刹稍倾斜。

三原城隍庙

三原城隍庙位于三原县城东渠岸街中部。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600多年来曾翻修和增修9次,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自三国起至清代末历代建庙祭祀。三原城隍庙供奉的唐代名将三原人李靖。三原城隍庙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堂皇,在全国城隍庙中首屈一指。城隍庙为宫殿式建筑,用均衡对称方式把楼、殿、廊、庑、坊、亭等40多座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五个廊院相套向纵深和两侧伸展。中轴线上布着三道门、四重排坊、五座重檐殿楼。应门、戏楼、鼓楼、献殿、拜殿、陪殿、寝殿等主体建筑各具特色。全部建筑琉璃盖项,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美若宫殿,体现了我国古建筑平面轮廊规正,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得当,刻镂精致,纹饰典雅的特点。

三原县博物馆设在城隍庙内,收藏了近三千件珍贵文物和一百多通碑刻,其中岳飞书《出师表》和于佑任(三原人)书法真迹为世称颂。

秦咸阳城遗址

咸阳是战国晚期秦国和秦代的都城。遗址位于今咸阳市区东15公里,南临渭水,北距台塬,现存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遗址中部偏北的北坂一带,发现了周长2747的宫城墙基。宫城内外,已探明建筑基址20余处,发掘了属高台建筑的一、二、三号宫殿遗址。一号宫殿基址平面呈凹字形,长177米,宽45米;夯土台基高出地面6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正中为主体宫殿,周围及下层分别为卧室,盥洗室,沐浴室,室内墙上绘制壁画。宫城以外,还有著名的阿房宫,兰池宫,望夷宫等遗址。遗址内,还发现了长近千米的宽阔道路,以及冶铸,制陶,制骨等作坊遗址,发掘灰坑100多处,水井70余口。出土遗物以砖瓦等建筑材料为主,还有铁器,铜器,兵器,货币和陶器等,其中不少砖瓦和陶器上戳印有篆、隶体陶文,是研究秦都咸阳的珍贵文字资料。

乾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茂陵

汉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咸阳原共葬有西汉11个皇帝中的9个,陵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长近百里,气势宏伟。

汉阳陵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现已建成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昭陵

唐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西距西安市70公里,咸阳市30公里,咸阳国际机场25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关中印象—袁家村

从西安出发,驱车约一个小时的路程,便到了被人们称为“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袁家村坐落在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九嵕山下。走进村子,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幅近似于原生态的农家生活画面。使游人恍惚中有种穿越时空之感,仿佛回到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

旬邑泰塔

沧桑泰塔泰塔坐落于旬邑县城中学院内,修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塔高53米,占地120平方米,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塔内中空,有木梯盘旋至顶,每层有拱形门洞与长方形的假门相间。各层门两侧砌有窗子,并刻有菱花格子和曲尺栏杆,整个建筑远视古朴壮观,雄伟挺拔,近观做工精细、灵巧雅致。

泰塔又名旬邑宝塔,其原在僧人寺院,后由于历史变迁以及战乱的破坏,寺院早已不复存在,剩下这一宝塔历经近千年仍巍然屹立。泰塔之名,是根据我国传统的八卦学说而定的,这座塔的建筑基址在八卦学说中位于八卦的“泰位”,因此旬邑宝塔又称为“泰塔”。由于战乱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前该塔破损严重,1959年对该塔进行了修缮。塔下竖立的石碑就是修缮宝塔的纪念碑。

更多湖南旅游国内旅游长沙旅游长沙到张家界旅游长沙到凤凰古城旅游长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网!请继续关注与支持(97616旅游网http://www.97616.net/

http://www.97616.net/vjingdian_1956.html

咸阳在哪里?咸阳属于哪个省?咸阳在哪个省?

上一篇:西安小雁塔
下一篇:咸阳古渡

相关咸阳,咸阳在哪里,咸阳属于哪个省?咸阳在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