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97616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浙江旅游景点 >> 缙云县

缙云县,缙云县在哪里,缙云县在哪个省

    就去旅游网  最近更新:2023-11-19 11:29  浏览次数:

缙云县在哪里?缙云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缙云县在哪个省?

缙云县旅游,缙云县在哪里,怎么走?

缙云县,浙江丽水市辖县,位于浙南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丽水东北部,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体上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温暖湿润,冬夏略长,春秋略短,四季分明;截至2022年,全县辖7个镇、8个乡,3个街道,总面积1503.52平方千米。

缙云县简介

缙云简称缙,隶属浙江省丽水市,是“革命老区县”、“中国麻鸭之乡”。位于浙南部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丽水东北部,距杭州175公里)。位于北纬28°25′-28°57′,东经119°52′-120°25′之间,东临仙居县,东南靠永嘉县,南连青田县,西接丽水市,西北界武义县,东北依磐安县,北与永康市毗邻。东西宽54.6公里,南北长59.9公里,县界全长304.4公里。总面积1503.5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辖9镇15乡642个行政村。

缙云县
缙云县

缙云县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丽水---景宁断裂带的中断。地貌类型分中心 、低山、丘陵、谷地四类,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全总面积的80%。地势自东向西倾斜。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分明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体气候的特征。南部的大洋山主峰海拔千米以上主峰3座。2010年,浙江省缙云县申报的“迎罗汉”,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序号10。

缙云县地理位置

邮编:321400 代码:331122 区号:0578 拼音:Jìn Yún Xiàn,缙云县位于浙江省南部,东经119°52′-120°25′,北纬28°25′-28°57′。总面积1503.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89万人(2010年底)。全县有3街道7镇8乡:五云街道、新碧街道、仙都街道、壶镇镇、新建镇、东渡镇、舒洪镇、东方镇、大洋镇、大源镇、前路乡、三溪乡、双溪口乡、溶江乡、胡源乡、石览乡、方溪乡、七里乡。县人民政府驻五云街道黄龙路38号。唐武德四年(621)初置县,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再置县。年均气温17.2度,年降水量1450毫米。仙都是国家4A风景名胜区,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姑妇岩、铁城(芙蓉峡),鞍山、石门、黄龙、小仙都、大洋湖、岩门和狮子岩等12个主要景区和数百个景点组成,景区总面积116平方千米。其中。

缙云县地形地质

缙云县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丽水---景宁断裂带的中段。地貌类型分中心、低山、丘陵、谷地四类,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全总面积的80%,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地势自东向西北倾斜。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东部为括苍山脉,西部为仙霞岭余脉。东半部群峰崛起,地势高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43座。其中东北部为大盘山所延伸,以低中山地貌为主;东南部为括苍山盘踞,为中山地貌,南部的大洋山主峰,海拔1500米,海拔千米以上主峰3座。北部地层陷落,构成壶镇、新建两块河谷盆地。中部丘陵广阔绵延,为仙霞岭与括苍山的过度地段。全境地形具东南西三面环山,北口张开呈“V”型特征。

缙云县气候特点

全县大部属亚热带气候 ,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冰雹灾害主要出现在3--8月间,为全省多雹中心地带之一。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体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7℃,7月平均气温29.2-24.5℃,极端最高温达41.9℃,1月平均气温5-2.3℃,极端最低温达-13.1℃。年平均降水量1437毫米,无霜期245天。

缙云县水文特征

全县河流均为山溪性河流。主要有好溪、新建溪、永安溪三条,分属瓯江钱塘江灵江三个水系。其中好溪为县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磐安县大盘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穿境入丽水,干流在境内长66.11公里 ,流域面积791.8平方公里。全县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径流量13.69亿立米方,人均占有水资源3321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总蕴藏量8.3万千瓦,人均0.2千瓦。水和水力资源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盘溪电站为“一水多用,梯级开发”的典范,为联合国指定的亚太小水电技术培训实验基地。

缙云县自然资源

缙云县境内非金属矿产极为丰富,已发掘的有沸石、凝灰岩、珍珠岩、澎润土、石英砂、萤石等。其中,沸石贮量约3亿吨,居全国第四,质量第一。建材矿产以凝灰岩、花岗岩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为丽水市主要产粮区之一。

缙云县历史沿革

现缙云县建于武周万岁登丰元年(公元696年),以境内古缙云山而得名。缙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号名。置县后,属括州。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改括州为处州,沿属处州,1949年5月,缙云解放,属丽水专区。1952年改属金华专区。1963年复属丽水专区。1968年丽水专区改为丽水地区,隶属不变,2000年丽水地区改为丽水市,隶属不变。县人民政府驻地是五云镇。

今缙云地,《禹贡》 “ 扬州之域 ” ,春秋战国时属吴越,秦代分属会稽郡、闽中郡。西汉时为会稽郡地,分属乌伤县,东汉初改回浦为章安。汉末建安四年(199),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缙云地分属乌伤和松阳两县。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南境上浦乡置永康县,今缙云北部为永康县一部分。吴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松阳属之:吴宝鼎元年(266),又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永康县属之。缙云地分属临海郡之松阳县和东阳郡之永康县。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林海郡东部置永嘉郡,松阳县属之。隋开皇九年(589),分松阳县东部置括苍县,废永嘉郡置处州。开皇十二年,又改处州为括州。隋初废东阳郡置婺州,大业初复改婺州为东阳郡,括州为永嘉郡。今缙云地北部仍属东阳郡永康县,南部属永嘉郡括苍县。

唐武德四年(621),李子通改东阳郡为婺州,升永康为丽州,分置缙云县,属丽州。八年,废丽州及缙云县,仍属永康县。万岁登封元年(696),分括州括苍县东北界及婺州永康县南界再置缙云县,因境内缙云山而名,属括州。天宝元年(742)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779)因避德宗讳(名适,音 kuò),改括州为处州,缙云县属之。

五代时,缙云县为吴越国之地,仍为处州属县。宋时亦属处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蒙古军攻占处州,改处州为处州路。至正十九(1359),朱元璋占处州,改处州路为安南府,旋改处州府。缙云县属之。

明、清时,缙云县属处州府。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光复处州,处州成立军政分府,缙云县属之。

民国三年(1914),设钱塘、会稽、金华、瓯海4 道,缙云县属瓯海道。十六年废道制,实行省县两级制,缙云县直属浙江省。1930年,浙江省实行县政督察专员制,全省分为12个区域,缙云县属第二特区。1935年,全省分为9个督察区,属第九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全省裁并为 6 个行政督察区,7月又改为7个,缙云县先后属第六区和第七区。

1949年5月,缙云解放。9月,浙江省分为7个专区,缙云县属第七专区。10月,第七专区改为丽水专区。1952年1月撤消丽水专区,缙云县属金华专区。1963年5月恢复丽水专区。1968年11月丽水专区改称丽水地区,缙云县属

之。2000年7月,撤消丽水地区,建地级丽水市,地域不变,缙云县属之。

缙云县县界四至

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缙云县土地管理局、土地详查办公室与相邻7县土地管理局、土地详查办公室签订县境界、土地权属界接边协议。协议后缙云县级土地权属界(含行政界)共长304.4公里,比行政界长2.1公里。缙云一永嘉界县境界、土地权属界先南北后东西走向,北从南溪乡黄寮村大岩坑尖与仙居交界处起点,由北向南沿大岩坑中心线,过南溪公路,经上小牛塘山拗,沿山脊线过葛藤山、大风尖,后转东西走向,沿水坑、羊皮坑,至木栗乡外前村麻地岙与青田交界止。县境界、土地权属界长16公里,比行政界短1.7公里。

缙云一青田界县境界、土地权属界为东西走向,东从木栗乡外前村麻地岙与永嘉交界处起点,由东向西沿山谷线,经高尖头、火路、坑,至笔架山脚后,沿山脊经大猫岗、界牌山,到石笕乡桃坑村茶园岙尖与丽水交界止。县境界、土地权属界长30.3公里,比行政界短3.6公里。

缙云一丽水界县境界、土地权属界为东南西北走向,东南从石笕乡桃坑村茶园岙尖与青田交界处起点,由东南向西北沿山坑,过石笕公路、山脊,过坟拢尖、公鹅头赵卜坑头岙门、郑场尖、南坑尖,过好溪、金温公路,沿山脊经湖田山尖、大母山,过公路、骑马岙切、大尖山顶雪峰岭头,至双川乡雪峰村大黄坑尖(老坑尖)与武义交界止。县境土地权属界长63.7公里,比行政界长0.3公里。

缙云一武义界县境界、土地权属界为南北走向,南从双川乡雪峰村老坑尖与丽水交界起点,由南向北沿山脊至雪峰山、大竹园、坟山尖、夏嘉版公路停靠站,从两个县的嘉丰、合群村界中穿过,沿山脊线经上定坑,至新川乡夏群村山弄堂与永康交界止。县境界、土地权属界长13.2公里,比行政界短0.1公里。

缙云-永康界县境界、土地权属界为西南东北走向,西南从新川乡夏群村山弄堂与武义交界处起点,由西南向东北沿山脊线经牛角尖、历山、乌岩洞背,过新建溪、金温公路、下东山,沿山脊线经高山过胡宅口打虎岭,沿丘陵山地过子草坑,沿山脊线经西大坪尖、尺头尖,从两个县的道门村界中穿过,沿山脊线至白竹乡包坑村小山与磐安交界止。县境界、土地权属界长71.5公里,比行政界长1.1公里。

缙云一磐安界县境界、土地权属界为西北东南走向,西北从白竹乡包坑村小山与永康交界处起点,由西北向东南沿山脊线经东高岭过公路、好溪、上东岸后,沿山脊线、火路,经黄岭头、如公尖,至缙云县括苍山林场大水湖林区三火路与仙居交界止。境界、土地权属界长29.2公里,比行政界长1.3公里。

缙云一仙居界县境界、土地权属界为南北走向,北从缙云县括苍山林场大水湖林区三火路与磐安县交界处起点,由北向南沿山脊线,经岩老鹰尖、海临尖、临石公路、十大尖、平头沿岗至永安溪后,沿山脊线经黄坟、大青山、仙桶尖、天堂尖、四方岩至南溪乡黄寮村大岩坑尖与永嘉交界止。县境界、土地权属界长80.5公里,比行政界长4.8公里。

缙云县文物古迹

倪翁洞

倪翁洞,又名初阳谷,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文人摩崖石刻达 60 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由时任缙云县令、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此外,还有米筛洞、问渔亭、仙女照镜、老鼠偷油、独峰书院等景观。

铁城

铁城摩崖,在铁门峡内,“铁城”两字,字径320cm,它和初阳山上的旭山题刻、鼎湖峰下的“鼎湖胜迹”题刻、玉甑岩上的“玉甑岩”题刻,黄龙山中“佛”字题刻,是仙都五大摩崖石刻。铁城两字,明缙云知县书法家郝敬书。明万历年间,处州推官顾宪成调吏部任职。调职前专程到缙云,和丁忧在家的福建右参议郑汝璧同游仙都。顾宪成是明末著名的东林党创始人,关心国家兴亡,公开评议朝政。受顾的影响,缙云当时受排挤的官员除了郑汝璧外,还有李键、李逢雷、樊向朝三人。他们分别化名谷潭逸客、小仙山人、禹门子、宾阳道人,在荒无人烟的芙蓉嶂铁门峡内筑紫芝山房(俗称铁城书院),吟咏唱酬、借酒消愁。消息传出,万历十八年(1590),朝廷命缙云知县郝敬侦查。郝敬,字仲舆,号楚望,京山人。擅长书法,为人耿直,但任事浮躁,仕途同样不顺。他和李键四人很快唱和为友,并从优上报,称四人是“商山四皓”式的人物。郑汝璧、李逢雷、樊向朝三人不久先后出山,其中郑汝璧官至宣大山西总督,为保障明末北方边防的安定,作出重大贡献。而李键,执意不仕,甘为山人,真的如铁城一般坚定。为了表彰李键的高风亮节,郝敬在铁门峡谷内刻“铁城”两大字以纪念。

缙云县风景名胜

概述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1994年,仙都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评为4A级旅游区。旅游业年总收入3亿元左右,旅游业已成为该县三产的龙头。

仙都

仙都,在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仙都风景名胜区由小仙都、黄龙寺风景区、铁城、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六大景区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为166.2平方公里。

鼎湖峰

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架鼎炼丹,跨龙升天时,鼎塌成湖,故称“鼎湖”。

黄帝祠宇

作为仙都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构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

步虚山

步虚山是鼎湖峰的后山。它东西走向,东接高天坪,西为石笋漏,南为下官坑,北俯板堰,海拔高364米(步虚,道家名词,道教斋醮中道士在醮坛上边赞诵边步行的仪式动作)。它的西头原与鼎湖峰为一体,形成于白垩世晚期,后经流水的冲刷和寒暑风化(垂直节理),才慢慢自然崩塌分离,形成许许多多尖柱状的石柱。 鼎湖峰就是其中最高最大的石峰,故步虚山,西端俗称石笋漏与石侧漏。元《仙都志》云“步虚山,在仙都山前,正与玉虚宫相对,叠嶂倚空,群峰掩映,……古老云黄帝尝炼丹之所。<;;舆地志>;;云‘缙云堂,即三天子都’。山巅平敞,有若坛,是其地也。”北宋铁面御史衢州赵忭有诗云“妙峰高处即仙居,多为朝真作步虚。却是清风明月夜,一声倾听属樵夫。”

仙水洞

自鼎湖峰沿溪上溯百步,步虚山麓有一石洞。 洞中泓泉出自崖逢间,如悬珠垂露,滴于石池,味清凉甘醇。大旱不竭。据传,饮此水可延年益寿,成为神仙。故名仙水洞,亦名镜岩。昔有道士周景复遍游名山,遇名师传授吐纳之术,后回仙都,居此洞中,以竹梯为级,辟谷晏坐,每日焚降真香一柱读《灵宝度人经》,饮服泉水,步履矫健,形神鹤立百有余年仙去。著名诗人陆龟蒙《题镜岩周景复尊师所居诗》:“见说身轻鹤不如,石房无侣共云居”。周景复饮服此水修炼成仙。

倪翁洞

倪翁洞又名初阳谷,相传是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出时任缙云县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最负盛名。

仙女照镜

倪翁洞南面好山上有一个圆形的窗口象面镜子称月镜岩,北面有一簇岩石,酷似一群玉立的仙女,叫美女峰。此景称仙女照镜。传说玉皇大帝的大女儿出嫁,要寻觅稀世之宝作为嫁妆。仙都土地神禀报仙都月镜岩的神奇,只要在镜前一照,可使丑陋变俊俏,愚笨变聪明,衰老变年轻。玉帝女儿喜欢月镜岩,要求父皇准其下凡去仙都照一照,众仙妹也要跟大姐下凡去照月镜。玉帝无奈,允许女儿下凡一天,十仙女下凡到仙都,挤在群玉台上争照月镜,谁知天上一日等于凡间十万年。至今仙女还争照月镜,十万年过后,仙女将带着月镜回天廷去了。

老鼠偷油

在倪翁洞后,清玉塘畔,有一山垄状如老鼠,鼠头伸进塘里,称老鼠偷油。传说这里是风水宝地,若坟葬在鼠颈上,塘中放养十八条鲤鱼,可应验十八位进士。一天有个财主请风水先生选择坟地,先生自知如泄宝地机密将双目失明,拒绝财主请求。财主应允颐养先生终年,才为其踏定坟地。财主将祖坟迁葬于此,家中十八个儿孙,果然——得中进士。先生双目失明后,被财主遗弃,先生怀恨财主,进行报复。诳说坟前鼠头如建一亭子,还能出真命天子,财主依言。谁知这亭子似老鼠夹将老鼠夹死,塘中鲤鱼纷纷跳出塘堤,游入河中,最后留下一条鲤鱼还是风水先生手下留情,用手杖打回塘中,鲤鱼受伤。不久财主家进士有的坐牢、有的杀头,只留下一个,还是个瘸脚进士。

独峰书院

原在仙都山鼎湖峰前。南宋教育家朱熹持常平节,二度来仙都讲学,曾憩于此,见峰峦耸秀、泉石天然、高峰入云、清澈见底。爱其山水似武夷,有“碧涧修筠似故山”之句。嘉定间郡人叶嗣昌创礼殿为讲学之所。咸淳七年邑人潜说友于旧址广而新之。明初毁于战乱。清同治十二年募捐移址重建于好山脚下,倪翁洞旁。书院建筑宽敞、古朴,至今保存完整,是浙江现存古书院之一,正厅端坐朱熹雕像。先贤遗迹,堪为游人瞻仰。

姑妇岩

姑妇岩,俗称婆媳岩,在仙都主景区人口处水南的子母山上。嘉靖(浙江通志》载:“在小蓬莱之东五里,上有二石相上下,又名子母山。”当人们走出缙云火车站,向东,就可望见姑妇两岩:那低者,龙钟静坐是婆婆;高者,亭亭玉立是媳妇,兴许是大自然的疏忽,有给这位媳妇造出一个漂亮的脸蛋。数千年来这里的人们相传:这位媳妇心肠狠毒,常常残酷虐待年迈的婆婆。天理不容,于是天雷劈掉了她的头颅。岩下有口山塘,塘中的水,至今还是鲜红的呢。元赵拱辰有诗云“古貌苍头迥不殊,天上偶尔赋形躯;顽石本是无情物,却娱行人望姑。”

小赤壁

小赤壁悬崖陡壁上,断断续续地横亘着一条天然栈道,离地面几十米,长数百米。栈道高二三米,最宽处三米,最窄处一米。人们在虎迹岩处,从古人凿成的石级攀援辗转而上,然后沿栈道缓步前行,其险无比,其趣无穷。坐憩其中,只见对岸山村,华屋农舍,鳞次栉比;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转而引颈俯视,那练溪昆潭,瀑谩涛细;数那奇峰异石,如龙首峰、姑妇峰、螺喾峰、插剑石、舅轿岩、 好山、玉甑岩、仆头石、青莲石,尽收眼底,分外妖娆。下洋村刘姓居多,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不满王莽篡夺刘家江山举兵起义。开始时寡不敌众,一天,逃至仙都。在悬崖陡壁下,襄看无路可走,又闻追兵将至,危急万分。忽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暴雨倾盆。只见南面山上巨龙倏然而至,从这岩壁间耕出一条路来,让刘秀脱险。于是这栈道,就被叫做了龙耕路。这龙耕路和上下峭壁比起来,颜色较白,因此也有许多人说是白蛇路。相传善良的许仙中了法海奸计,端午节上让妻子喝雄黄酒,白蛇现形吓死丈夫。白素贞悲痛万分,为救夫君,翻越山山水水到仙山采药。在仙都山口:她打败狮童,冲到二关,又被守候水边的虎将拦住,只好和狮虎大战。它们从水中打到空中,从空中打上峭壁。白蛇情急之下,顿发神威,从岩壁中间硬穿而过。最后在鼎湖峰后的玉虚宫中,是南极仙翁让她采去灵芝草。龙耕路中有丹室、超妙轩遗址,相传是明吏部天官郑汝壁和状元张懋修(张居正三子)隐居之所。

大肚岩

大肚岩东北,是一鼓形巨崖,且顶部尚有一扁石覆其上。从隔溪好山脚,远远看去如人之大肚,故称大肚岩。由此,古人演绎说:当年轩辕黄帝东巡,在缙云山觞百神。大肚神仙贪吃了饭甑岩中的饭娘,肚子越来越大。他勉强走过好溪,走出密林,肚子已涨到把他的眼睛、嘴巴、鼻子都遮住,再也走不动了。黄帝见了好气又好笑,只好命他和南海龙王一起,守住南天门。大肚岩,它上部有亿万年雨水下流痕迹,呈棕黑色,像江南农民下雨时,所穿的蓑衣下摆一样,又叫它为雨蓑岩。(仙都志》也云“大组岩,其东复耸一岩,上广下钦,曰雨蓑岩。”清王诰有诗云“垂纶仙子惬春和,春水鸬鹚仙筏多。爱向下洋沽昔酒,时升灵石出高歌。三千丈发茎将白,五十九滩瞬又过。钓尽恶鱼溪不恶,至今岩迹隐烟蓑。”

芙蓉峡

从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谷,两侧峭壁通体漆黑,整座山体又如钢铁铸成的石城堡。越往里走,峭壁愈高,山谷愈窄。最狭处,中裂如门,仅容一人穿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故叫铁门峡。电影《阿诗玛》中,阿黑张弓射穿山崖的镜头就取于此。入内又是一洞天,四周高崖围立,中间绿草成茵,叫紫芝坞,相传是东海八仙饮山泉尝紫芝之处。坞内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结庐隐居的遗址。 紫芝坞 芙蓉嶂的中心点,四周山崖高耸,呈黑色;中间低凹,长满草木,呈绿色。山中水从铁门峡流出,峡口仅容一人过往,且峡高百丈,是缙云仙都著名峡谷;更是传说中神仙的种芝田、尝紫芝的地方,故名叫紫芝坞。明吴观有诗云“山中白云多,坞内紫芝少;紫芝不可寻,白云为谁好。”李淑又云“不见茹芝人,只闻紫芝坞。我来醉白云,枕石欹芳杜。” 铁门峡 内狭外宽,直至好溪边的孔雀岩、仙掌岩之间。内有类似葫芦谷数处,是芙蓉嶂的精华所在。明李铁城有诗云:“鸿蒙古峡闷仙峦,道眼探幽集大观。夹峰芙蓉通石室,蟠龙杞菊老严湍。冯将世事忘吾我,恍有天风挟羽翰。如遇浮丘携手去,更于何地煮金丹。” 螺丝岩 从芙蓉峡口向紫芝坞内眺望,其中心,上有一巨石凌空而立,形似田螺,俗称螺丝岩;如果登上芙蓉嶂之巅,向紫芝坞俯视,此岩又像狮头糜身狼蹄牛尾的玉麒麟。古人信神,称它为丹鼎。明郑汝璧《游仙都记》“凡数转,径逾窄。徒拥一峡,谽蚜相向,石门中开,可丈许。稍进,则二柱耸峙,忽辟而峭,两山抱之。中见一石如丹鼎,上员下洞,可坐百人”。

更多湖南旅游国内旅游长沙旅游长沙到张家界旅游长沙到凤凰古城旅游长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网!请继续关注与支持(97616旅游网http://www.97616.net/

http://www.97616.net/vjingdian_3049.html

缙云县在哪里?缙云县属于哪个省?缙云县在哪个省?

上一篇:泉坑廊桥
下一篇:倪翁洞

相关缙云县,缙云县在哪里,缙云县属于哪个省?缙云县在哪个省